||| ||

老艺术家传戏谈艺 传统剧目重登舞台-博天堂网页

老艺术家传戏谈艺 传统剧目重登舞台

2024-11-12 09:07 中国文化报

“好戏又回来了。”“又有得看了。”近日,“繁花似锦戏码头”百戏工程成果展演演唱会在湖北武汉人民剧院上演,《下河东》《翠屏山》等久别舞台的剧目再度和观众见面,许多老戏迷连声叫好。

作为国内闻名的戏曲“大码头”,武汉于2020年启动实施“百戏工程”项目。近5年来,“百戏工程”共完成整理恢复传统经典剧目20出,完成40出传统经典剧目录像和21名老艺术家口述戏曲传承经验记录,整理撰写文本10余万字。“无论是剧目还是口述史,这些珍贵资料实现了数字化,为舞台教学和实践利用提供了保障。”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传统戏曲是地域文化创造力的结晶,“百戏工程”的实施,让一批濒临失传的经典剧目得到抢救性保护。

《下河东》《马武夺魁》均为汉剧经典剧目,但因年代久远已濒临失传。在获得“百戏工程”项目资助后,武汉汉剧院赴湖北荆州、湖南岳阳等地,向老艺人王文华、岳阳巴陵戏剧院院长喻存远学习。

年事已高的王文华对《下河东》部分桥段已记忆模糊,但对该剧中一段“唢呐二黄”却记忆深刻,因为汉剧其他剧目中“唢呐二黄”运用得很少。于是,武汉汉剧院根据这个戏的特点以及王文华的戏路,结合大量资料,展开抢救性挖掘整理工作。

历史上,巴陵戏和汉剧关系非常密切,很多巴陵戏老艺人曾说:“巴陵戏是汉剧的‘后代’。”武汉汉剧院又赴岳阳巴陵戏剧院学习《马武夺魁》,并使其再现舞台,这丰富了汉剧十大行剧目库,满足了戏迷的欣赏需求,也通过教学提升了演员的专业基础和技能。

在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的过程中,老艺术家们“传戏谈艺”,表演技艺得到了活态传承。

汉剧名家袁忠玉在传授《翠屏山》中《醉归》一折的表演时说,《醉归》中“三回头”的表演,充分调动了手势、眼神、身法、步法以及索线的表演技巧,层层递进,将潘巧云的人物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。汉剧专家杨谟超在汉剧《收痨虫》的教学中,把“十八罗汉”的“罗汉相”运用到《收痨虫》角色的表演中,使济公的身段动作富有变化,形象生动,可看性强。

楚剧专家于盛乐认为,楚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化,这是楚剧的灵魂,是其能永续传承的根本。在传授《打豆腐》人物程式化动作时,他强调要夹膀子、紧臀部,这样的表演虽然累,但符合人物个性。楚剧专家张光明在楚剧《吕蒙正赶斋》的教学中,也反复强调表演的真实性,比如“喝粥”不能直接喝,要转着碗喝,从左边喝到右边,边喝边说,说的时候还要有粥包在口里的感觉,这种表演都是有生活基础的,很接地气。

年近八旬的汉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和颜,是第一批参与“百戏工程”的艺术家。借助“百戏工程”的实施,她带领几代徒弟对剧目进行梳理。“我快80岁了,想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心愿愈发强烈。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持续下去,不断挖掘和传承更多剧目。”胡和颜说。

“百戏工程”实施5年来,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重返舞台。

汉剧《哭秦庭》《双狮图》《秦琼卖马》,楚剧《九相公闹馆》《演火棍》《清风亭·盼子》等剧目,在城市剧场、送戏下乡、进景区、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中频频亮相,这些剧目不仅能够引导观看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,其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也给观众提供了与传统戏曲深度交流的机会。

这些传统剧目还为一批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了历练提升的契机。借“百戏工程”的开展,武汉楚剧院的余维刚、毕巍然、陈晓檬等一批青年演员迅速成长,在各类艺术活动和大赛中崭露头角,逐步为江城戏迷和全国戏曲界所熟知。

陈晓檬先后跟随楚剧名家吴波、张光明等参演了《访友》《吕蒙正赶斋》《庵堂认母》《打金枝》《小姑贤》等剧目,他说:“对这些传统剧目进行学习和积累,为我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基础,为我更好地进行现代剧目创作提供了土壤。”

出人出戏,“百戏工程”不断推动戏曲传承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,武汉“戏码头”品牌越叫越响。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 已阅 0  打印   关闭 
网站地图